赤壁之战的真相没有草船借箭,也没孔明借东

赤壁之战,是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主角人物似乎成了诸葛亮。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,让他三天造出十万支箭,诸葛亮利用曹操疑心,巧设草船借箭。周瑜设下火攻计,但是在冬天,没有东风,于是小说中的诸葛亮又神奇地借了一次东风。至于放火上面的争议,我们下面再详说。

先谈一下草船借箭。在正史《三国志》中,根本没有草船借箭的记载。并且,草船借箭从技术上来说,也不可行。按照草船借箭的说法,船上放满稻草人,一次排开,曹操会放箭,但是一定不会放二三十万支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从距离上来说,射箭的命中率最高达到二分之一,这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了。其他的箭一般会落入水中,或者射到稻草人以外的地方而废掉。那么曹操在行水路可能带那么多箭吗?那么多箭放在船上在作战和行进时肯定也不方便。

由此可见,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中关于草船借箭的故事,纯属是为了吸引读者,增加故事趣味性而设计的一个情节,现实中不存在可操作性。

接着我们谈一下孔明借东风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被描述得神乎其神,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还精通五行八卦阵,甚至能向天借来东风。这里我们说一下,《三国演义》的本意并不是赋予神话色彩,而是为了夸大孔明的聪明才智。孔明能够借来东风主要是他懂天文,能够知道什么时候有东风。

而在《三国志》中,根本没有这方面记载,这主要是因为赤壁之战的主战场指挥官并不是诸葛亮,而是周瑜。刘备当时从荆州逃跑,诸葛亮只是一个外交家的身份,而在这场战争中,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东吴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:

瑜部将黄盖曰“今寇众我寡,难与持久。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,可烧而走也”。

从这里可以知道,火攻计策也并非是诸葛亮的计谋,而是黄盖的计策。赤壁之战中,诸葛亮起的最大的作用就是说服孙权抵抗曹操,和东吴结成联盟。

那么关于放火争议主要在哪里?在《三国志.周瑜传》中记载,黄盖假装投降,在船上布满易燃品,借着风势,直冲曹营。曹营瞬间一片火海。但是,在《三国志.郭嘉传》中记载:“太祖征荆州还,于巴丘遇疾疫,烧船”。这里就提到了两件事,一件事是,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战中会失败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军中遭遇了瘟疫。

在古代瘟疫是一种很可怕的病,正是曹操军营中出现了瘟疫,所以战斗力才会大幅度地下降,才会让孙刘联盟有机会以少胜多。至于船是谁烧的,在《江表传》中也有记载,称赤壁之战,曹操是遇到瘟疫,自己烧了战船走了,却白白成全了周瑜的虚名。关于烧船,史料记载就不一致,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呢?

笔者认为,关于赤壁之战的放的火,史料记载也许都无误。赤壁之战的火,应该有周瑜手下部将黄盖放了一部分,也有一部分是曹操放的。曹操将船用锁链连接在一起是事实,黄盖用火攻也是事实,当曹操的船着火以后,士兵许多不是被淹死,就是被烧死,这时候,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力,曹操只能找退路。

如果所有人都逃跑了,船上还没烧掉的物资一定会被东吴获取,而以曹操的个性,他是不愿意将这些物资拱手送人的。所以曹操自己在临跑之前,就又加了一把火,让没有烧掉的船也燃烧起来,然后自己就夺路而逃了。

赤壁之战,虽然是三国时期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,但是,中间孙刘的侥幸因素还是比较多的。按照史料的记载,曹操兵马八十万,当然,这个数据有夸大性,但是,去掉夸张成分,曹操兵马也应该有一二十万。而孙刘只有五万兵马,虽然说胜败不能用人数来衡量,但是如果曹军士兵没有感染瘟疫,胜败真的很难预料。

不过,曹操的失败也是他在获得荆州以后过于骄傲的结果,他开始的目标是除掉刘备,但是,最终随着战果的扩大,他的野心也膨胀起来,想要一举连东吴也吞下,也忽略了远途跋涉去攻击以逸待劳的孙刘,犯了兵家大忌。同时,自己骑兵并不擅长水上作战,又犯了兵家大忌。

可以说,赤壁之战,曹操轻敌了,再加上遇到天灾——瘟疫,失败也就成了必然。

参考书籍:《三国志》、《江表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dongfengf.com/dffx/14369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